网站地图】【加入收藏
 
 
 

大陈“以变应变”壮大服装业

发布时间:2011-10-08 12:56:49
 

  今年街上的夏装还未消隐,明年的“流行色”已悄然登场。日前,记者在大陈镇多家企业的产品陈列室,见到数百款时尚衬衫样品已鲜亮上架等候客商临门。据了解,该镇许多企业都呈现了产销两旺的景象。

  调整方式减缓“惯性”冲力

  “服装业是大陈的支柱产业,劳动密集型特征非常明显,因而在经济社会的大变化中,显现了许多结构性矛盾。”一位商会工作人员说,目前辖区内共有工业企业738家,其中规上服装企业96家,拥有先进服装生产流水线2000余条,日产衬衫约80万件,外来务工人员达3万多人。

  经过多年发展,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观念有了较大变化,而大陈镇的产业和企业管理模式却仍相对传统,因而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,出现了不同步现象。据了解,由于产业和地域的特殊性,大陈历史上形成了“暑假”惯例,而由此产生的“惯性”冲力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。

  为协调发展,近年大陈镇采取“带薪小休假”等多种措施,逐渐改变“暑假”惯例,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。

  “点线”结合“网开”一面

  “变化是必然的,有的是社会共性的,有的则是地域性的,关键是我们的观念和管理方式也得变。”一位镇干部说,要解开发展路上的“结”,必须理性面对,创新管理机制。

  针对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,大陈镇党委、政府始终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工作的突破方向和着力点,把创新意识渗透进每一项工作。

  为整合有效资源,凝聚合力,大陈镇充分发挥全镇100多位干部工作员的作用,并积极协调国土、工商、税务、公安、供电、执法、安监、劳管等多个部门的线上力量,同时调动社会资源,为社会管理服务。如司法所聘请退下来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,担任调解员;市服装行业协会和大陈商会自筹资金,成立企业互助小组,每日安排人员轮流值班,对企业发现的问题及时帮扶处置。

  经过整合的队伍,通过点、线、面结合机制,进行分工强化和责任落实,使“网格化”到边到角,“定格”到位,实现全镇交叉立体的管理“网”,力求不存盲点。

  “工业这一块,镇里从规范行业行为入手,已经有了成效。”一位做了20多年服装生意的企业主说,面对市场和社会变化,企业主们正视问题,出台行业自律条约,并向社会承诺。据了解,目前全镇已有70%以上企业与员工及时签订劳动合同。

  多头并举激活发展动力

  为解决相关员工的后顾之忧,大陈镇从去年7月开始,对60多家租赁企业,实行了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。企业主为每位员工交付4500元到7500元不等的工资保证金,存入特定账户,进行专门管理,这一举措得到了员工的充分肯定。

  “经过多年发展,员工的观念和人员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。所以企业也必须与时俱进,不断创新管理方式。”贝克曼制衣有限公司创新建立了“订单式”工资集体协商制,企业每年确定一个工资增长幅度及每道工序的基本工价,企业承接订单后,由企业技术部门对每个工序进行分解,组织部分员工进行生产,在基本工价的基础上出台一个单价,协商后再征求职工意见。如感觉不合理,可以向工会反映,再经程序进行协商决定。据悉,该企业实施“订单式”工资集体协商制以来,职工工资同比平均增长15%以上,员工气也顺了,今年春节后员工的返厂率达98%以上。

  为解决员工子女的上学问题,大陈镇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,今年新开办了一所公立农民工子弟学校,解决外来员工子女就学问题。许多企业还专门设立教室,聘请辅导员,对员工子女的假期进行温馨管理。

  观念变,机制变,面貌也随之变。到今年8月底,大陈镇已实现工业产值39亿元,同比增长16.69%。